地震名词与概念动画
These animations require the Adobe Flash Player. Click here to download or update to the current version.
-
放大(Amplification )沉积物速度构造(如地下盆地地形、地表地形)使得地震能量的聚焦,造成震动等级可能会增加或放大。
地栓是指在断层中有空隙、不平整的区域。地震碎裂通常从地栓开始。地栓(Asperity )
-
当您将小石子丢入水池中时,会在池面产生向四周扩散的涟漪.涟漪生成的位置摆动幅度最大,而之后随着往外扩散,幅度会慢慢的减小.这种波的摆动或振幅不断减小的情况,就称为衰减.而当地震波从震源开始向四周传递时,也同样会有这种衰减的现象产生。衰减(Attenuation )
逆冲断层的破裂带不是每个都会显现在地面上,此时在地表将看不出有任何断层存在的迹象.而这些断层其实是被埋在表层岩层之下。盲(逆冲)断层(Blind Thrust Fault)
地震破裂方向性代表该地震从震源开始的破裂方向较其他方向更为严重。地震破裂方向性(Directivity )
张裂性边界是两个相邻的板块互相远离的界线。张裂性边界(Divergent Boundary )
弹性反跳是在地层沿着断层错动,而产生地震时发生的。 当断层两边的岩石因为地层错动而逐渐伸张,岩石逐渐变得扭曲或弯曲,直到地震发生,岩石弹回原来的位置,释放出的能量产生地震波。弹性反跳( Elastic Rebound )
前震是在一整个地震序列中,规模相对小于威力最大的主震,且发生时间也比主震还要早的地震.但不是每个主震发生前都会有前震.而余震是跟随在主震之后接着发生的地震.规模都比主震小,而且发生的位置会在距离主震形成的断层1至2倍的距离内.余震的发生可以持续数周,数月或是数年.一般来说,主震规模越大,余震规模和数量也会越大和越多,且持续的时间也会越长。前震(Foreshocks )
地垒是夹于两个有斜倾断层的地块之间,相对被举高的地块.而地堑是夹于两个扩张或被拉开的地块中,相对陷落的地块。地垒和地堑(Horst & Graben )
球面上两点的最短路径就是沿着大圆的方向。大圆(Great Circles )
这是一种饱含水的沉积地层,暂时性的失去原有强度,而表现出液体特性的过程,就像是在海边潮湿的沙滩上扭动脚趾一样.而地震时的摇动就可能会产生这样的影响。液化(Liquefaction )
倾向滑移断层是指地块互相有垂直的滑动。 当上磐向下移动(断层上方的岩石向下移动),称为正断层; 当上磐向上移动,称为逆断层。正断层(Normal Fault )
-
阴影带是从发震地点(和地心连线各往两边画弧)往外,位于104至140度之间的区域,此区域不会接收到任何直接传来的P波.阴影带的形成是由于S波(未显示在动画上)完全被液态的外地核所阻挡,且P波被液态外地核造成弯曲(折射)所导致。阴影带(Shadow Zone )
平移断层的断裂面是垂直(或是近乎垂直)于地表,地块大多是呈现水平方向的移动.以观察者的目视方向来说,如果对面的地块看起来是向右移动,此断层型态被称为右移断层;而如果看起来是向左移动,则被称为左移断层。平移断层(Strike-Slip Fault )
倾角小于45度的逆断层通常叫做逆冲断层。逆冲断层(Thrust Fault )
波前是地震波在地层中介于已传到和未传到之间的一个瞬时边界。波前(Wavefr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