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BL的安裝

[版權說明] [作者列表] [前言][修改紀錄] [安裝] [下載] [使用] [升級] [移除] [問題回報] [致謝] [參考網址]

修改日期 2008/Apr/25



一、版權說明

本文版權屬於全體作者所有,且以 GNU FDL 授權合約發佈。在遵守 GNU FDL 授權合約的情況下,您可以複製、散佈,以及修改本文件。唯請保持作者列表的完整,若您修改過此份文件,也請在作者列表中加入您的大名。
同時請注意本文件沒有任何擔保,若因本文件而產生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本文作者群均不負任何法律及道義上的責任。

二、作者列表

蕭志榥 (steven _at_ nchc org tw)
黃國連 (klhaung _at_ gmail com)
王順泰 (c00wht00 _at_ nchc org tw)
孫振凱 (ceasar _at_ nchc org tw)
王耀聰 (jazzwang _at_ nchc org tw)
蔡育欽 (thomas _at_ nchc org tw)

三、前言

學校與公司在大量使用Linux機器的時候,常常會遇到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機器數量非常多時的管理與架設,一來人力有限,二來故障除錯太耗時。因此本實驗室將在PC Cluster上使用diskless, remote boot的經驗在此野人獻曝一下。對學校的訓練教室教學而言,使用這個方式的好處在於系統管理者只需照顧到server部分,對於clients就比較不用花時間。由於硬碟目前幾乎是PC最容易故障的部分,如果使用diskless的方式,只有server有硬碟,這樣可以減少一些不必要的困擾。
DRBL與Clonezilla在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PC 教室使用已經超過三年,一直是很穩定的運轉中。在此網頁中,本自由軟體實驗室將架設的方式詳細說明,相信一定可以省卻您不少摸索的時間。

另外,已經有LTSP了,為何還要再開發DRBL? 我們分幾個部分來看:

  • LTSP是集中使用伺服器上資源,而DRBL採用的是分散式的作法。LTSP的client端只做終端機使用,也就是client端開啟程式的時候,用的是server的CPU,記憶體等,client幾乎純粹只做KVMN (Keyboard, Video, Mouse, NIC)的輸入輸出。另一方面,DRBL的client端是一台完整的電腦,只是硬碟在Server上而已,DRBL的client我們可以想成是一台完整安裝好Linux的機器,所以client端開啟程式的時候,使用的計算資源,例如CPU, RAM等都是client端自己的。LTSP和DRBL兩個我們可以比喻成一個是中央集權,另一個是地方分權。當"地方能力夠"的話,最好是用地方分權的方式,也就是DRBL分散式的作法。DRBL所要求的server只需中階的電腦,一台CPU 2.6 GHZ左右的server,配備多張(>=2)網路卡,然後搭配fast ethernet 的交換器就可以供目前台灣中小學電腦教室40台學生的電腦使用。同樣的配備,如果使用LTSP,可能只能供10台學生電腦使用。
  • LTSP有幾個無法克服的部分,主要就是學生電腦部分的資源使用,在LTSP環境中學生的電腦(client)上,學生無法"直接"使用光碟機來讀光碟片,您無法讓學生使用隨身碟來存取資料,還有,學生不容易直接在他那台電腦中放出音樂等等,這些限制主要是因為在LTSP環境中,學生用的硬體資源大部分是server那台的,光碟機,USB port,音效卡等都是server的。而在DRBL環境中,學生的電腦就像是Linux安裝在自己的硬碟中,他可以完全的使用那台電腦的硬體資源,只不過這個硬碟是在遠端的server而已。
  • 電腦更新速度非常快,現在新購買的電腦,CPU速度都在1 GHz以上,如果做LTSP的client的話,幾乎只是用到KVMN,未能充分使用新電腦的強大功能。現在新購買的電腦都可以輕易的當DRBL的server。使用DRBL的話,您能充分的使用Client的硬體。然而,反過來,如果舊的電腦,要資源再利用的話,LTSP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 以上的比較,我們可以看出,DRBL與LTSP兩者各有所長,您不妨依照自己的需要來選擇。

    本DRBL程式,主要是提供一個整合的安裝的方式,讓您很快的將集中管理的環境建好。安裝過程中有很多選項可以選,您可以依照您的需求選擇。

    四、修改紀錄

      本頁的詳見此文件

    五、DRBL的安裝

    4步安裝法

    步驟1 - 安裝您的GNU/Linux套件。

    步驟2 - server上相關套件的安裝

    這部分當然還是安裝在server上,只是這些服務是提供給client用的。再度提醒,你務必完成第一步驟的相關設定才來進行此部份的安裝。

    步驟3 - 在server上建置client的檔案系統

    步驟4 - 讓client端(也就是學生用的機器)網路開機

    六、DRBL的使用

      由於DRBL屬於集中管理的環境,因此,透過一些指令,您可以很方便與快速的管理整個環境,下一個指令就可以讓全部的電腦使用。詳細的指令列表與說明請參考這裡,其中最常用的指令是/opt/drbl/sbin/dcs,這個指令是用來切換用戶端電腦開機時候的模式,它的快照如下:
      drbl_client_switch screenshot
      此外,DRBL也可以搭配一些小型的GNU/Linux(DSL, PuppyLinux, INSERT, PLD, Debian Live, GeeXbox, PUD-Linux 等)讓用戶端開機後,不需要繼續插著網路線還可以繼續使用,亦即射後不理模式模式(fire and forget)。詳情請參考drbl-SL.sh的使用。

    七、升級

      日後如要升級DRBL的話,可以這樣做:
      1. 備份重要的檔案,例如/etc/drbl下所有的檔案,以及/etc/dhcpd.conf或是/etc/dhcp3/dhcpd.conf等檔案以備不時之需
      2. 執行/opt/drbl/sbin/drblsrv -u來移除所有已經安裝過的DRBL相關檔案
      3. 回到步驟2,下載新版的DRBL主程式,然後依照DRBL安裝的步驟,重新安裝一次(/opt/drbl/sbin/drblsrv -i與/opt/drbl/sbin/drblpush -i)。
      如果版本還算接近的話,也許可以嘗試可以直接把相關的package升級即可,例如使用apt-get update; apt-get upgrade或是yum upgrade。但是不建議這樣做,因為,有不少檔案,只有在執行完drblsrv與drblpush之後,才會複製給用戶端的電腦使用。

    八、移除

      日後如要移除DRBL的話,只要執行"/opt/drbl/sbin/drblsrv -u",然後依照執行即可。

    九、回報問題

      如果您安裝或是使用時遇到問題,想要回報的話,請依照這樣做,可以節省大家的時間:

    致謝

    感謝國家實驗研究院莊哲男院長以及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葉俊雄主任,對自由軟體的支持;感謝柯森博士,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自由軟體實驗室的同仁,輔仁大學毛慶禎教授教授,游龍山同學的指教,以及教育部對電腦教育多元化教學的支持。

    參考網址